無論冬夏,每天早晨5點,是張玉增夫婦準(zhǔn)時起床的時間。隨后,喂豬、清糞,僅這兩項工作就要忙到12點以后,簡單吃兩口飯之后,下午倆人又要開始忙活著配料。晚上,若有母豬生產(chǎn),還要寸步不離地守在產(chǎn)房。
這就是張玉增夫婦的一天,簡單、忙碌而又單調(diào)。不過,對他們來說,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。“這一圈圈的豬是我們家的命根子,一家老小吃穿用度全靠它們了。”每次看到一頭頭吃得滾圓滿圈撒歡的大肥豬,張玉增就仿佛看到了希望。
他的愛人萬秀竹告訴記者,2005年在外打工的丈夫生了一場大病,不再適合打工的張玉增只得回到河南林州老家。為求生計,夫婦二人想到了養(yǎng)豬。
仔細(xì)算算,張玉增養(yǎng)豬也將近9年了。這9年里,行情起起伏伏是常有的事。即便如此,張玉增依然認(rèn)為,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的行情,“也算是跌倒極限了”。
“賠錢了嗎?”記者問。
“還行,這幾天豬價漲了,7塊3一斤。如果下半年一直按照這個行情走下去的話,今年應(yīng)該能持平。”張玉增笑著說,“而且,我養(yǎng)豬的成本也低,最多也就6塊吧。”
“我們算過,仔豬料的成本折合人民幣每斤還不到1塊5。每頭豬的用藥成本也就60元~70元。”萬秀竹說。
一樣的養(yǎng)豬,為啥張玉增養(yǎng)豬的成本就低呢?
對此,張玉增總結(jié)了五條。一是自己養(yǎng)不雇人,沒有人工費用。二是自己的地,豬舍都是自己蓋的,不用給租金。三是自己配料,很少用全價料,飼料成本低。四是豬保健做得好,用藥成本低。五是養(yǎng)得好,仔豬成活率可達(dá)90%,每只母豬年可提供18頭~19頭仔豬。
自配料的效果咋樣?
“自己配料踏實,肯定不會弄虛作假。玉米都是他親自挑選,霉變率控制得非常嚴(yán)格。由于飼料質(zhì)量好,豬病就少很多。病從口入,吃得好比啥都關(guān)鍵。”萬秀竹介紹道,“我們平時也不亂用藥。有病就治,沒病就簡單做保健。”
“用心也很重要。真要想伺候好這20多頭母豬,也不是件輕松容易的事,簡直比養(yǎng)孩子還費心。我們也沒雇人,自己家的豬自己養(yǎng),絕對全心全意。照顧得精細(xì),就能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和避免很多問題。”張玉增補充說。
“這不,昨晚有頭豬生了,從晚上七八點鐘開始,我倆一直守到后半夜。”萬秀竹指著產(chǎn)房讓記者看。透過這一只只閉著眼睛搶奶吃的小豬,回頭看看張玉增夫婦,記者從他們疲憊的神情中分明讀到了絲絲喜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