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囊尾蚴病、旋毛蟲病、住肉孢子蟲病都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,對人畜的危害都相當嚴重,而且在宰前難以檢出,必須經(jīng)過宰后檢疫才能判定。同時由于這三種寄生蟲形態(tài)和寄生部位比較相似,因此在宰后檢疫中很容易混淆。現(xiàn)將豬宰后檢疫中囊尾蚴、旋毛蟲、住肉孢子蟲的鑒別要點分述如下:
1 囊尾蚴
1.1 寄生部位
主要寄生于咬肌、膈肌、舌肌、臀肌、肩胛肌和腰肌。
1.2 肉眼觀察
蟲體較大,易看到,長徑6mm~10mm,短徑約5mm,明顯位于肌纖維間,外觀橢園形。包囊為單層,半透明,囊內(nèi)充滿液體,囊壁是一層薄膜,壁上有一個小米粒大的乳白色頭節(jié)。
1.3 壓片鏡檢(50倍)
可看到蟲體頭節(jié)上有四個圓形吸盤,最前端的頂突上帶有許多角質(zhì)小鉤。鈣化的囊蟲包囊內(nèi)形成黑色團塊,滴加10%稀鹽酸溶解后,可見崩解的蟲體團塊和特征的角質(zhì)小鉤,包囊周圍形成厚的結(jié)締組織膜。
2 旋毛蟲
2.1 寄生部位
主要寄生于膈肌、咬肌。
2.2 肉眼觀察
蟲體較小,雄蟲(1.4~1.6)×(0.04~0.05)mm,雌蟲(3~4)×0.06mm,很難辨識,在肌纖維表面看到稍凸出的卵園形、灰白色、針頭大小或灰白色、淺白色的小白點,即為可疑。
2.3 壓片鏡檢(50倍)
旋毛蟲包囊是卵圓形或橄欖形,壁為雙層,外層薄,具有大量結(jié)締組織,內(nèi)層透明。包囊多在肌纖維之間,內(nèi)含一條略彎曲似螺旋體的幼蟲,蟠曲于折光性強的透明液中。鈣化的旋毛蟲包囊體積小,滴加10%稀鹽酸溶解后,可見到蟲體或其痕跡,與包囊毗鄰的肌纖維變性,橫紋消失。
2.4 染色鏡檢
將所檢肉粒壓片置于5%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1%紅色百浪多息溶液中1min~2min,然后將壓片移入80%醋酸溶液配制的15%甲基藍溶液中再浸染1min~2min,用80℃~90℃熱水仔細沖凈后置于50倍~70倍顯微鏡下觀察?梢娂±w維呈淺黃色,旋毛蟲包囊呈鮮綠色,而旋毛蟲體則呈深藍色。
3 住肉孢子蟲
3.1 寄生部分
主要寄生于舌肌、隔肌、肋間肌和咽喉肌。
3.2 肉眼觀察
蟲體較大,易發(fā)現(xiàn),長0.5mm~5mm,呈灰色柳葉形,有時呈雪茄煙形或半月形,無包囊,明顯地位于肌纖維內(nèi)。
3.3 壓片鏡檢(50倍)
住肉孢子蟲是孢子囊,囊內(nèi)有許多滋養(yǎng)體。鈣化多從蟲體中部開始,滴加10%稀鹽酸溶解后不見蟲體,鈣化的蟲體周圍不形成結(jié)締組織包膜,與其毗鄰的肌纖維橫紋不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