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受期貨市場大幅走弱的影響,國內豆粕現(xiàn)貨價格跟盤回落,筆者曾多次提到,由于目前國內豆粕現(xiàn)貨價格已與市場需求面嚴重脫節(jié),油廠為追求暴利將粕價不斷推高,市場處于非理性上漲階段,一但失去美盤這一“精神”支柱,國內現(xiàn)貨市場大跌不可避免。而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,美盤的走勢仍是短期內指引國內走勢的主要因素之一,如近期美盤繼續(xù)下跌,勢必將繼續(xù)加重國內的恐慌情緒,部分供貨方可能加大拋貨力度,“殺跌”的可能性極大。
美盤大幅跳水粕市急速下跌
由于預期天氣條件適合作物生長,導致交易商削減風險升水,7月7日晚CBOT大豆期貨市場收跌,大部分合約觸及70美分的日內跌停板。受此影響,國內豆粕期貨市場隨之大跌,其中連粕主力 0901合約一度觸及跌停位置。而現(xiàn)貨市場走勢與之相似,沿海地區(qū)主要油廠豆粕銷售價格每噸(下同)下調50~130元不等,較之前期的上漲速度,此次下跌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目前市場主流成交價格均下跌至4500~4600元之間,個別地區(qū)貿易商出貨價格已跌破4500元一線。據中國大豆網統(tǒng)計,截至7月8 日11時,蛋白43%豆粕全國日平均銷售價格為4681元。其中,主要產區(qū)油廠平均出廠價格為4634元,主要銷區(qū)市場平均銷售價格為4742元。黑龍江地區(qū)豆粕售價為4550~4680元,華北、山東地區(qū)4580~4720元,江浙地區(qū)4520~4600元,福建地區(qū)4550~4620元,兩廣地區(qū) 4500~4600元。成交情況受需方觀望及恐慌心理影響較大,市場整體交投清淡,局部地區(qū)幾無成交。
南北區(qū)域差異供需主導市場
從近期市場走勢可以看出,東北市場走勢較為堅挺,除個別廠家跟盤外,多數油廠仍以穩(wěn)價觀望為主,當然這與當地價格相對偏低有著直接的關系;而南方各省因油廠利潤空間較大,市場抗跌性較差,加之油廠跟盤一貫積極,故下跌幅度及范圍均大于北方。東北地區(qū)尤其是黑龍江地區(qū)受限于市場大豆供應量及油廠庫存成本,市場抗跌性相對較強,而遼寧地區(qū)因7、8月份大豆到港數量較大,約在40萬噸左右,后期供應壓力相對較大,走勢與沿海相近,粕市下跌空間較大;華北地區(qū)受奧運影響,區(qū)域內運輸較為緊張,地產豆粕外運及周邊省份豆粕的到貨量均受到很大的影響,故短期內當地市場以自給為主,走勢可能相對堅挺;華東、華南等地沿海地區(qū)后期市場壓力較大,目前當地各主要油廠大豆供應均比較充足,市場整體供應量略大于需求。但因油廠銷售策略及自身情況差異,局部地區(qū)油廠銷售壓力突出,部分油廠豆粕庫存較大(如珠三角地區(qū)某些油廠),存在繼續(xù)低價拋貨的可能。
市場需求疲軟支撐較為乏力
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,7月份終端需求前景并不樂觀,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因素對市場需求影響較大:一、近期隨著以豆粕為代表的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,國內終端養(yǎng)殖市場出現(xiàn)了不同程度的虧損,其中以生豬和肉雞虧損最為嚴重,加之近期各地疫情頻傳,可能會給后期養(yǎng)殖市場的存欄量造成一定的影響。二、自去年起國內豆粕銷售價格不斷攀升,與其替代品的價差也逐漸拉大,很多飼料廠為降低生產成本對豆粕的使用量進行了調整,目前來看,飼料中豆粕的使用量已出現(xiàn)較大幅度的下滑。三、自然災害使一些地區(qū)的養(yǎng)殖業(yè)受到巨大損失。雖然6、7、8月份為傳統(tǒng)的養(yǎng)殖需求旺季,但利潤的低迷可能會迫使部分養(yǎng)殖戶加快出欄速度或提前出欄時間,所以后期市場對豆粕的需求能否出現(xiàn)反季節(jié)的下降需要人們給予關注。
壓榨利潤縮水尚存下跌空間
關系到油廠利潤的實質性因素最終可歸結至大豆、豆油、豆粕三者間的比價關系。截至7月8日,北方油廠國產大豆平均庫存成本為每噸(下同)5205元,以當日國內的油粕銷售均價計算,目前國內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豆粕實際成本平均在4313元左右,油廠利潤約331元;而進口大豆實際成本僅在5130元左右,對應利潤接近537元。由此可見,雖然近期油、粕銷售價格回落使得油廠壓榨利潤出現(xiàn)縮水,但廠方仍有比較豐厚的利潤空間,所以目前來自于生產成本方面的有效支撐依然乏力,而遠期大豆成本高企暫時也僅作用于市場心理層面,故從理論上說,后期粕市仍有下跌的空間和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