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,陳淑珍從吉林市手表廠下崗后,為維持生活,先后擺過地攤,開過豆腐坊。2002年11月,陳淑珍舉家搬到紅旗村開辦養(yǎng)豬場。她用斷磚舊瓦蓋起了一棟110平方米的豬舍和40平方米的住房。誰知,一場意外事故令豬舍和住房倒塌。陳淑珍剛冒著風雪把受傷的老人、孩子拖拽到鄰居家,又聽到噩耗:她的丈夫在沈陽辦事時突然病亡。在親友的幫助下,陳淑珍支撐著身子,一邊照顧兩個老人和16歲的女兒,一邊清理廢墟。
第二年春天,陳淑珍用低價雇了一個瓦工,自己當力工,搬磚、挖沙、和泥,手掌磨起水泡,就用針挑破,手指磨破了,就纏上膠布。20多天后,4間豬舍終于建成。高興之余,她又犯了難,僅有的7000元錢花光了,拿什么買豬呢?此時,她從報紙上看到吉林市就業(yè)服務局幫助下崗職工創(chuàng)業(yè)的報道,心頭一亮,急忙趕到就業(yè)局。聽到陳淑珍的情況后,就業(yè)局決定為她辦理小額擔保貸款,還安排她參加了創(chuàng)業(yè)培訓班。在培訓班上,陳淑珍認真學習市場調(diào)查、制定銷售計劃等知識,眼界大開。2003年10月10日,她靠申請的2萬元小額貸款,購買了38頭育肥豬。
陳淑珍千辛萬苦辦起了養(yǎng)豬場,配料、喂養(yǎng)、起糞、防疫,每天從天亮忙到天黑。4個月后,第一批豬出欄,賺到了6000元錢。之后,陳淑珍根據(jù)市場行情,專門飼養(yǎng)種豬。種豬成本大,利潤大,風險也大。為了掌握種豬飼養(yǎng)技術,陳淑珍專門到長春向?qū)<仪蠼,還購買了光盤和書籍,邊干邊學,F(xiàn)在,陳淑珍不但自己能給種豬防病治病,還學會了選種、護產(chǎn)等一整套技術。在她的精心飼養(yǎng)下,種豬場母豬平均每胎產(chǎn)仔10頭,仔豬成活率達到98%以上,并成功度過了非典、口蹄疫等疫情期。
目前,陳淑珍的種豬場已有5棟標準豬舍,其中2棟配有分娩室和保育室。種豬存欄124頭,商品仔豬每月出欄200頭左右,安置5名下崗職工就業(yè),固定資產(chǎn)30萬元。